【前言】
长江之滨,武汉怀抱,鄂州花湖,直飞苍穹。
作为武汉都市圈同城化核心区,鄂州抢抓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花湖国际机场的历史性机遇,近年来全力推进“两区一枢纽”建设,为湖北加快建成支点持续注入动能澎湃的鄂州力量。
加快打造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高标准建设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花湖国际机场构筑“空中出海口”,货运增速领跑全国,跨境电商以566%的增速破局;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今年4月落地,“一日达全国、隔夜达全球”成常态,国内外货运航线超百条,货邮吞吐量跃居全国第四,并带动航空物流、临空制造、现代服务、跨境电商等临空产业蓬勃发展。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与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携手的“客货双枢纽”,为湖北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推动“九州通商”“九州通融”提供硬核支撑,大幅提升了湖北的开放辐射力。
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示范区。国家级葛店经开区100平方公里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主动对接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产业加速崛起,2024年产值同比增长45.5%;葛店激光智能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入选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华工法利莱摘得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三维五轴激光切割装备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同链同频、创新驱动的同城化活力日益彰显。
展开剩余91%加快打造全国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鄂州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上先行先试,创造出越来越多的“鄂州经验”。
从开放枢纽到产业高地,鄂州的每一步跨越,不仅紧扣湖北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战略部署,更承载着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誓为湖北加快建成支点创新作为的使命担当。
近日,支点杂志社报道组专赴鄂州,围绕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光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采访,形成三篇深度报道,敬请关注。
7月4日,“鄂州-印度孟买”国际定期航线正式开通。(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供图)
鄂州,版图面积1596平方公里,是湖北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市。
但这座中部小城,凭借世界第四、亚洲第一、中国唯一的专业货运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跃升为区域经济版图上的重要战略支点。
“一夜达全国,隔日连世界”,依托花湖机场逾百条国内外航线网络,鄂州外贸数据一路飘红,去年外贸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3.5%,跨境电商进出口额更是猛增566%,成为湖北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今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鄂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乘“机”起飞的鄂州再次迎来发展新机遇。
4月30日,中国(鄂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启用,首单跨境电商“9610”出口业务通关直飞美国,鄂州正式迈入跨境电商发展新阶段。
2025年上半年,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货运航班量跻身全国前四,仅次于香港、浦东和深圳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22万吨,达到去年全年货邮量的90%,同比增长252%,增速在全国遥遥领先;保障国际和地区航班近6500架次,同比激增333%,成为中部开放“空中出海口”的核心引擎。
鄂州市决策层表示,将以花湖机场为圆心,联动武汉天河机场打造“双枢纽”开放格局,未来三年力争集聚跨境电商企业超500家,年进出口额突破百亿元大关。
乘“机”起飞
让枢纽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7月4日10时09分,一架靛蓝航空A321全货机从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起飞前往印度的经济中心城市孟买,标志着“鄂州-印度孟买”国际定期货运航线正式开通。
这是花湖机场今年开通的第15条国际货运航线,也是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开通的第45条国际货运航线、第103条货运航线。该航线为鄂州花湖机场直飞印度的第5条货运航线,每年提供近5000吨航空运力,主要运输笔记本电脑、医疗设备、机械配件等货物。
今年以来,花湖国际机场货运航线网络加速扩张,上半年新开国内货运航线3条、国际货运航线14条,覆盖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关键市场,国际货运量呈几何级增长;上半年累计完成国内外货邮吞吐量70万吨,同比增长79%,其中航空货邮吞吐量55.8万吨,同比增长61%。
新航线不仅提升货物周转效率,还吸引顺丰、DHL等全球物流巨头加密航班,今年上半年国际货运航班架次增幅达4.3倍——每条新航线平均日均增加3架次,带动货运量从单点突破走向“矩阵输出”。
自2022年投运以来,鄂州花湖机场已迅速构建起覆盖亚洲,连接欧洲、美洲和非洲的全球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初步形成全球“8小时交通圈”。数据显示,其日均货运航班起降架次稳居全国前三,其货运航线数量和速度稳居全国第一,已然成为内陆货运的“空中出海口”。
“鄂州最大的优势是花湖国际航空货运枢纽。”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授赵巍直言,这也让鄂州建成湖北乃至全国跨境电商集散地成为可能。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占芬进一步剖析,鄂州发展跨境电商具备核心四大优势:地处中部的地理区位优势,花湖国际机场专业的场站设施、高效的货运流程,以及宝贵的国际航权资源,共同为鄂州跨境电商的全球化布局筑牢根基。
值得注意的是,在武鄂黄黄都市圈中,武汉和黄石分别于2018年、2019年设立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在此背景下,鄂州为何闯关成功?
鄂州市发改委副主任李丽指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免税政策以及便利化的通关条件,能显著提升通关效率、降低成本。此前,尽管鄂州拥有花湖国际机场的货运优势,但部分企业为节约成本,仍选择在武汉或黄石通关。
为将“枢纽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鄂州市锚定跨境电商赛道。2024年,申报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被纳入该市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多部门协同发力。货运航线从十几条激增至百条以上,“空空中转”16种运输模式常态化,B型保税物流中心高效运转,“7×24 小时通关”模式与单架次货机高效通关流程,助力跨境电商货物实现“隔日达全球”。
不懈努力终获回报。今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鄂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4月30日,鄂州首单跨境电商“9610”出口业务通关,由顺丰航空承运的1992公斤跨境电商货物,从花湖国际机场直飞美国。
“9610”全称“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适用于境内个人或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交易,并采用“清单核放、汇总申报”模式办理通关手续的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商品。相较传统贸易方式,“9610”具有链路短、成本低、限制少的优势。
鄂州深创建跨境电商运营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孔纲称,在“9610”通关模式加持下,货物申报效率提升30%以上,通关成本降低30%以上。跨境电商综试区启用后,一拨接一拨的货物涌入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仅5月2日的报关单就飙升至1.6万单。
比如,东航冷链运营的挪威奥斯陆-鄂州三文鱼包机航线,不到48小时,挪威三文鱼就可运抵鄂州发往全国。泰国“水果之王”树熟榴莲,更创造了72小时抵达中国消费者舌尖的纪录;5月中旬启动“荔枝航班”,4条“荔枝航线”上每日近50吨新鲜荔枝经花湖国际机场运往全国各地,带着枝头的露珠送抵千家万户。
凌晨,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停机坪一片繁忙,全货机依次排开,工作人员有序装卸、转运货物。(支点财经记者 薛婷 摄)
产业集聚
跨境电商辐射带动效应初显
6月10日17时,中国(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一楼展示大厅内,手办、婴儿手推车、服装等出口产品陈列有序。直播间内,巴基斯坦主播阿布对着手机镜头,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向海外网友介绍婴儿手推车。“这些童车来自汉川,由湖北贝丽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生产,在此展示代销。”园区负责人毕微介绍。
追根溯源,支点财经记者来到位于汉川市的湖北贝丽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公司年产童车500万辆左右,跨境电商年销售额800多万美元,电商部负责人胡腾介绍,“目前正将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作为‘试水’阵地。”若效果理想,未来考虑入驻该园区。
在鄂州的发展版图上,花湖国际机场的腾飞与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启用可谓两大关键“引擎”。“花湖机场为鄂州带来巨大的航空流量,跨境电商综试区则能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助力当地产业发展。”李丽道出两者协同的重要意义。
业内人士指出,花湖国际机场将鄂州推上了更高的国际舞台,而跨境电商叠加地方产业发展的模式,则是对“机场城市”经济效益的更大发挥。
不过,鄂州跨境电商带动地方产业发展,还需要一定时日。李丽坦言,真正要将航空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鄂州还需要完善整个跨境电商体系,落地更多平台企业、生产端企业,加快本地企业转型升级,让贸易数据真正落在鄂州。
可喜的是,自跨境电商综试区启用2个多月来,其辐射带动作用已初步显现。仅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内,已有46家企业签约入驻,注册企业达140家,成为鄂州跨境电商发展的核心区。
湖北机场集团航空枢纽供应链有限公司是入驻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的企业之一。该公司总经理唐果透露,企业今年借力鄂州跨境电商综试区与花湖国际机场的综合优势,从国际货运代理向供应链管理综合服务转型,并涉足国际鲜果进出口业务。
“我们直接从泰国果园收购榴莲,通过花湖机场运抵鄂州,再销往全国。”唐果称,当前鲜果进出口日营业额超110万元,公司计划引入东南亚和挪威水产品,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带动当地物流、包装等相关产业发展。
除鲜果贸易外,鄂州本土非遗手工艺品出口商——群艺汇(湖北)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本地金刚石企业——湖北昌利超硬材料有限公司、鄂州市仁毅居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也纷纷入驻产业园。
毕微介绍,产业园为入驻企业提供仓储、直播场景、人才培训等一站式服务。针对当下跨境电商人才缺乏问题,产业园已成功举办两期Tiktok培训班,培训人数达300多人,为跨境电商发展储备专业人才。
在鄂州,跨境电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正在加速聚集。
在鄂州深创建电商运营中心,经操作员扫描、核验、打包后,一箱箱联想电脑便通过海关围网,快速接驳至花湖国际机场。该运营中心是深创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鄂州投资建设。作为国内跨境电商业态服务领先企业,深创建此前从未在大湾区外布局。去年8月,该公司董事长吴海波考察湖北后,被鄂州的发展潜力吸引,今年4月30日,深创建率12家产业链企业落户鄂州。
在葛店经济开发区,中通快递将在此建设中通快递集团华中总部基地。不远处的圆通速递湖北总部暨智慧供应链科创园也将建成使用。
湖北沃田供应链项目于去年7月在鄂州建成并投运,已吸引了众多当地及华南、华中的大型货代公司合作开展国际货代前置仓业务。该项目负责人黄文斌称,跨境电商综试区启用后,计划延长整个项目链条,吸引更多跨境电商企业落地鄂州,让贸易额真正形成产值。
中国(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鄂州临空经济区供图)
协同发力
加快完善跨境电商“生态圈”
如何更好发挥经济效益?
占芬建议,鄂州要在完善跨境电商“生态圈”和优化产业布局上持续发力。
一件跨境电商货物,从生产企业到物流企业,再到平台型企业、服务型企业,整条产业链上的企业环环相扣,而完善这一“生态圈”,打通各环节的“关卡”,才能让跨境电商实现最大效能。完善的跨境电商“生态圈”,不仅能推动链上产业协同发展,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还能凭借鄂州重要的物流枢纽与产业承接点优势,将本地优质制造业产品推向全球市场,全方位拉动地方经济。
然而,对标杭州、广州等跨境电商发展成熟的城市,鄂州在品牌、平台、特色产业规模等方面的短板清晰可见。
在品牌与平台层面,鄂州缺乏如阿里巴巴、SHEIN(希因)这类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本土平台;在产业规模上,尽管当地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等产业产值在2024年均实现同比增长,但企业数量与先发城市仍有较大差距。
打造完善的跨境电商“生态圈”,还需要相关部门、产业链上企业协同发力。
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是完善跨境电商“生态圈”的关键。“虽说当前一些企业已经抢滩鄂州,但目前还需要强链补链。”鄂州市临空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鄂州跨境电商产业链招商聚焦三大方向:出口加工企业、进出口贸易企业及国际货代等企业,尤其需要生产端企业带动地方产业发展。
政策层面,鄂州市临空经济区出台推出支持跨境电商发展的12条政策,从支持跨境电商主体发展、优化跨境电商运营保障、完善跨境电商服务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和加大人才培养等五大维度给予真金白银补贴,最高支持金额达500万元,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货源在,发展的潜力就在。”深创建董事长吴海波建议,鄂州锚定全国跨境电商集散地定位,以影响力来提升带动产业发展。广东白云学院现代产业研究院院长王先庆则提出,应找准当地产业与临空指向性产业的结合点,发挥龙头企业“企业带企业”的集聚效应,吸引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当前,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布局开始向东部地区之外的省份延伸,传统跨境电商城市也正在寻找新发展路径。如杭州去年发布《杭州市加力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
随着支持跨境电商发展系列举措落地,鄂州将依托花湖机场航空物流优势,探索“跨境电商+产业带+空港经济”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辐射中部、链接全球的跨境贸易产业生态圈,助力鄂州从内陆城市向开放前沿转型。
鄂州市委书记孙兵表示,该市将加快打造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建设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加快完善设施配套和能级提升,加快构筑内陆开放高地,整体提升支点的开放辐射力。同时,紧紧依托武汉,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示范区,促进区域协同联动,为湖北建成支点发挥更大作用。
(支点财经记者 张宵祎 / 通讯员 陈稳定 夏荣港)
编辑丨胡馨月
编审丨刘定文
发布于:湖北省配资公司查询.亚金配资.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