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创业初心与创立背景
故事要从 2007 年讲起,在湖北孝感的云梦县,一个改变行业格局的种子悄然种下,中一科技正式成立。彼时的中国锂电行业,正处于蹒跚起步的阶段,而中一科技的诞生,承载着创始人汪汉平对锂电铜箔国产替代的深切期望。
汪汉平,一位在电线电缆行业已经取得成功的企业家,在 2005 年结识了一位深圳的锂离子电池行业朋友,这次偶然的相遇,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在参观朋友的锂离子电池厂时,汪汉平敏锐地注意到锂电铜箔这一关键材料。当时,国内锂电铜箔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成为制约国内锂电产业发展的瓶颈。看到这一现状,汪汉平心中燃起了一股信念:锂电铜箔国产替代这个事情可以做,也必须做!
说干就干,汪汉平毅然决然地投入到锂电铜箔的创业中。他先是在应城立项,着手筹备生产。生产电解铜箔,核心设备至关重要,阴极辊和生箔一体机决定着产品的档次和品质。为了不被 “卡脖子”,汪汉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 坚决不买进口设备。他多方打探,最终找到了两家能够生产相关设备的国企。随后,便是一系列紧张而又艰难的筹备工作:买设备、招人才、搞培训、做试验、再改造,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汪汉平更是投入了之前所赚的数千万元全部身家,全身心地扑在技术攻关之上。
那段日子里,汪汉平天天泡在厂里,和技术人员们一起日夜钻研。从最初对锂电铜箔生产的一无所知,到逐渐掌握其中的关键技术,他付出了无数的心血,也完成了从一个门外汉到行业专家的蜕变。2007 年,中一科技正式成立并在云梦建厂,从此踏上了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征程 。
成长:早期发展与关键节点
公司成立后,中一科技便一头扎进了技术研发与市场开拓的浪潮之中。在技术研发上,他们不断加大投入,持续改进创新生产工艺。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成功生产出了更薄且品质更高的产品,逐渐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2012 年,对于中一科技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这一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中一科技技术实力的高度认可,也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它意味着中一科技在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等方面达到了国家规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标准,能够享受到一系列相关的政策优惠和支持,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无疑是如虎添翼。
在市场开拓方面,中一科技同样成绩斐然。2013 年,刚大学毕业的汪晓霞加入了中一科技,从深圳办事处市场部的业务员做起。那时的中一科技体量较小,发展艰难,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汪晓霞哪里缺人就到哪里,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韧劲,逐步升任总经理助理、深圳办事处负责人、副董事长。她在市场开拓过程中,经历了诸多困难,其中催款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前期为打开市场,中一科技很多货款未能及时结算,产生了较多应收账款。汪晓霞在催款过程中身心俱疲,但她凭借着顽强的毅力收回了大部分账款,尽可能地减少了公司损失。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全面推广,锂离子动力电池需求快速增长,锂电铜箔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中一科技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机遇,在 2017 年与锂离子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取得了联系。为了进入宁德时代的供应商体系,中一科技经历了供应商审核、多次样本送测、入厂考察等一系列严格的流程。宁德时代对供应商的要求极高,全方位考察公司的综合能力和管理水平。中一科技凭借自身的实力和努力,顺利通过了重重考验,成功进入宁德时代供应商体系。这一合作的达成,对中一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司的发展从此驶入了快车道 。
除了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在 2015 - 2017 年期间,中一科技还完成了多起重要的收购事件。这些收购行为进一步优化了公司的产业布局,提升了公司的综合实力。2015 年,中一科技收购了安陆金盛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资产,开始在安陆建设新的生产基地,为公司的产能扩张奠定了基础。2016 年,公司又对云梦县中一投资有限公司进行了收购,进一步整合了内部资源,提高了公司的运营效率。2017 年,中一科技完成股份制改造,正式更名为湖北中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公司的上市之路迈出了重要一步。同年,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开始进入资本市场。不过,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专注于主营业务的拓展和提升,中一科技在 2017 年底又选择从新三板摘牌 。
这一系列的事件,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开拓,从合作机遇的把握到资本运作,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凝聚着中一科技全体员工的智慧和汗水,也为中一科技后续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腾飞:上市之路与扩张发展
2019 年至 2022 年,是中一科技发展历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公司在这期间实现了多项重大突破,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并开启了快速扩张的新篇章。
2019 年 4 月,中科基地高性能电子铜箔三期扩建项目生产线竣工投产,这一项目的顺利投产,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产能,为公司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市场对锂电铜箔需求的持续攀升,2020 年 11 月,中一科技 10000 吨高端锂电铜箔扩能项目启动建设,展现了公司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力和积极布局的决心。
然而,在公司全力冲刺上市的关键时刻,创始人及实际控制人汪汉平于 2021 年 4 月 6 日不幸去世,这无疑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中一科技并没有因此而停滞不前,根据汪汉平此前立下的遗嘱,其持有的公司 100% 的股权由儿子汪立继承。汪立在父亲去世后,休学回家继承股权,成为公司新的控股股东、实控人,并在生产中心任职。而一直在公司任职,从基层逐步成长起来的汪晓霞,临危受命,升任公司董事长 。姐弟俩签署了一致行动人协议,携手带领公司继续前行,展现出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和企业传承精神。
在姐弟俩的共同努力下,2021 年 8 月,公司年产 5000 吨高端锂电铜箔扩能项目(中科基地四期工程)如期投产,再次为公司的产能提升注入了强大动力。2022 年 4 月 21 日,这是中一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公司正式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简称 “中一科技”,股票代码 “301150” 。此次上市,中一科技共募集资金 27.54 亿元,为公司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成功上市后,中一科技并未放慢前进的脚步。2022 年 7 月,公司研发中心和电解铜箔扩能项目开工,进一步加大了在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方面的投入。同时,为了加强在电子材料领域的研发实力,8 月公司成立了电子材料研究院,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湖北工程学院携手,共同探索行业前沿技术,推动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同年 9 月,中一科技启动云梦新区项目建设,该项目在技术含量、生产流程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产品品质更高,单机生箔产能提升,能耗降低,生产现场更加智能化。从开工建设到投产仅用 9 个月时间,再次刷新 “中一速度”,展现了公司强大的执行力和高效的运营能力。
在这一系列的发展过程中,中一科技不断优化自身的产业布局,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通过与众多知名企业的合作,如宁德时代、比亚迪 、国轩高科等,公司的产品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同时,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市场对高性能电解铜箔的需求 。
现状:经营状况与市场地位
如今的中一科技,已成长为锂电铜箔行业的一颗璀璨明星。公司拥有云梦、安陆两大电解铜箔生产基地,截至 2023 年底,名义产能已由 4.25 万吨增长至 5.55 万吨 ,产能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产品应用领域方面,中一科技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设备及电子产品、覆铜板、印制电路板等多个领域。锂电铜箔客户涵盖了动力、储能等电池制造商,标准铜箔客户则包含覆铜板、印制电路板及其他消费电子制造企业。通过多年的市场耕耘和技术积累,中一科技已成功进入众多高端客户的合格供应商体系,并与客户建立了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其中与宁德时代的合作更是为公司带来了稳定的订单和市场份额。
从经营数据来看,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4.15 亿元,同比增长 17.96% ,展现出良好的市场拓展能力。在销量上,2023 年实现铜箔销量 4.4 万吨,同比增长 38%,其中锂电铜箔 3.23 万吨,占比 73% 。然而,受行业新增产能释放较多,竞争激烈,供求关系阶段性失衡等因素影响,铜箔销售加工费大幅下降,叠加存货跌价准备和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导致公司盈利端面临较大压力。2023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5310 万元,同比下降 87.15% ,盈利水平的波动也反映出当前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进入 2024 年,公司的经营状况依然面临挑战。2024 年中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为 22.11 亿元,较去年同报告期增加 6.54 亿元,同比上涨 41.99%,实现 4 年连续上涨 ,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 45,显示出公司在市场拓展方面的积极成果。归母净利润却为 - 5238.37 万元,较去年同报告期减少 8627.59 万元,同比下降 254.56% ,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 79,盈利状况的恶化不容忽视。2024 年三季报数据也显示,公司主营收入 35.13 亿元,同比上升 42.06%;归母净利润 - 6847.2 万元,同比下降 373.96% 。这些数据表明,尽管中一科技在营收方面保持着增长态势,但在盈利能力上仍面临较大的困境,如何提升盈利水平,成为公司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市场地位方面,中一科技在锂电铜箔行业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在 2022 年中国锂电铜箔出货量全球占比达到 74.2% 和 75.9% 的大背景下,中一科技作为行业内的知名制造商,在国内锂电铜箔企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是中国电子电路铜箔行业十强企业 。然而,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众多企业纷纷加大投入,市场份额的争夺愈发激烈。中一科技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产品质量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巩固和提升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
展望:未来规划与发展愿景
展望未来,中一科技制定了清晰而宏伟的发展规划,致力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前行,实现更大的突破。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一科技积极布局固态电池领域。公司已储备了用于固态电池的锂 - 铜金属一体化复合负极材料等相关技术,并拥有多项核心专利 。例如,在材料与结构创新上,运用纳米材料复合技术,将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及铜 / 银复合纳米线创新性地结合在导电膜中;提出梯度孔隙设计,优化锂离子沉积路径,减少枝晶生长风险;采用 PET 无纺布替代传统金属箔,降低成本并提升亲水性。在制备工艺与设备协同优化上,开发卷对卷(R2R)连续生产的真空镀膜设备,实现超薄导电膜的大规模生产;采用一步法成膜工艺,简化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公司计划在 2025 年完成车规级验证,目标与宁德时代等企业合作开发全固态电池,有望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为公司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
产能扩张也是中一科技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2023 年 11 月,公司与陕西省宝鸡市人民政府、宝鸡市金台区人民政府、工业发展集团签署协议,共同出资设立控股子公司中一陕西,在宝鸡市金台区建设 8 万吨先进电子材料产业基地项目,项目计划投资总额约 60 亿元,分三期建设 。此外,公司还拟与江苏悦达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签订协议,共同出资设立控股子公司江苏中一悦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盐城市开发区建设年产 2.4 万吨高性能电子铜箔项目 。这些项目的实施,将大幅提升公司的产能规模,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中一科技深谙这一点。2024 年,公司推出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限制性股票合计 329.9590 万股,激励对象不超过 98 人 。通过这一激励计划,公司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中一科技始终致力于成为中国一流电子材料企业。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技术创新、产能扩张和人才培养的发展战略,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巩固现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打造更加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同时,公司也将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和技术趋势,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中一科技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为中国锂电铜箔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配资公司查询.亚金配资.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